在麟北煤業,有這樣一支以黨建為引領、以創新為驅動的先鋒隊伍——生產技術黨支部。他們以“黨建+生產技術”深度融合為主線,形成了“三線融合、五維賦能”的特色工作法,在破解難題、提質增效、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,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強堡壘。
把課堂“搬進”作業現場,黨建引領破解生產難題
“部分黨員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生產技術研究淺嘗輒止,必須把課堂搬到井下,讓大家在實戰中補短板、強筋骨!”近日,生產技術黨支部書記田正帶領黨員隊伍深入礦井1022110綜采工作面和1022108皮帶巷掘進工作面,實地觀察工作面初采初放情況,詳細記錄煤層走向、頂板巖性等關鍵數據,查看設備運行、上下隅角垮落及封堵、兩端頭支護、順槽瓦斯抽放系統、排水系統完好性等情況,現場展開了熱烈交流和討論。“過去總覺得理論夠用,現在才發現每一處地質變化都可能影響生產安全?!秉h員范軍虎感慨道。
升井后,生產技術黨支部立即將井下發現的問題分類整理,明確責任人和攻關時限,并建立黨員技術創新臺賬。“我們要將‘守攤子’的消極心態轉化為‘闖路子’的進取精神,真正讓黨建引領成為破解技術難題的‘紅色引擎’。”此次活動以“查思想”為起點,以“破難題”為目標,推動黨員積極“主動作為”,廣大黨員在復雜地質條件的采煤工作面、掘進工作面等一線錘煉了專業能力,磨礪了攻堅精神。
把責任“釘在”生產一線,黨員先鋒勇啃“硬骨頭”
“坐在辦公室都是問題,走進現場全是辦法!”生產技術黨支部堅持組織黨員骨干成立“攻堅專班”,對1012006帶式輸送機巷過斷層期間頂板破碎、1022108掘進面瓦斯異常等“卡脖子”難題實施掛牌督戰。黨員干部連續一個月跟班蹲守,創新提出“分段預裂+柔性支護+優化調整支護參數”過斷層方案,使工作面推進效率提升30%。“越是困難越能檢驗黨性成色。”黨員孟錦說道。
為增強全天候服務意識,生產技術黨支部全體黨員還通過跟班、值班、技術例會答疑等多種形式主動履職,在每周定期參與一線區隊班前會、警示教育會,真正做到一線問題一線解決。通過“三調度四聯動”機制(生產調度、應急調度、信息調度;部門、區隊、班組、崗位聯動)和“數字化智能調度平臺”有效提升了生產指令及應急響應速度。
生產技術黨支部全體黨員積極深入一線,2024年先后攻克1032101膠帶巷頂板變形底鼓、1012006回風巷沿空掘進支護優化、102盤區邊界優化、102盤區聯合開采技術研究、礦井采掘接續優化調整等技術難題30余項,推動完成產量539.94萬噸、掘進進尺12504.1米、噴漿11273米、地坪施工19515米,全年超前完成各類采掘工程設計70余項。
把創新“種進”千米井下,科技利劍化解安全困局
在生產調度室,一套由黨員科創小組與廠家共同研發的“三維智能地質保障系統”正在運行,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煤層賦存狀態和應力分布?!?span>就像給礦井做了CT掃描,隱患點一目了然。”老黨員孟雷軒介紹道。
此外,生產技術黨支部積極搭建“產學研用”紅色橋梁,與中國礦業大學、西安科技大學共建“黨員科創工作室”,圍繞智能化開采、綠色礦山建設等課題開展攻關,組織開展15項科研項目,累計完成各類期刊論文60余篇,取得專利授權35項。其中,發明專利4項、實用新型專利31項,并取得軟件著作授權登記3項。這些科研成果為該公司綜合防塵、瓦斯防治、沖擊地壓防治等災害治理提供了科研支撐,打破了制約礦井安全發展的困局。
展望未來,麟北煤業生產技術黨支部將持續深化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,進一步規范“三會一課”,強化理論學習的指導作用,通過學習教育轉作風、強服務,不斷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、戰斗力和創造力,以更加昂揚的斗志、更加務實的作風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